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黑夜开车笑话

黑夜开车笑话

? 之前看到过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剖析了那些下班开车回到家喜欢坐在车里发一会呆后再走进家门的人的心态,似乎切中了很多人内心某处的“痛点”。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坐在车里独自发呆的感觉,远不如黑夜里独自开车来得畅快。

? 在黑夜里独自开车,需要满足以下几点,才能让那种“体验感”恰到好处:

? 首先路途得不远不近,一个小时左右正好,近了来不及释放心情就到了自家车库,坐上电梯、还没进门就听到孩子的欢声笑语、厨房的锅碗瓢盆声,告诉你:到家了,别净想那些没用的了。远了,自然疲累,也就无暇顾及所谓冥想。当然,路的始终,得是你办完一件事后带着较为轻松的心情回家为宜,倘若是出门去办一件重要或棘手的事,那自然是没那份闲情了。

? 距离范围大致划定后,就是时间了,这个时间我认为是晚上八九点钟最为合意:早一点,下班高峰期,一个个饥肠辘辘中被堵得神魂颠倒,这种状态下只有仙女才能安心修炼,反正跟我一样的大部分俗人估计得先解决温饱问题再谈其他;再晚一些,10点以后,路上渐次冷清,除非是要来一场“与过去的某个时间段的我告别”的涅槃之旅,否则也太过萧瑟;再晚一点,在昨日与今晨过渡的“临界点”,路上能感觉到热闹洋溢的车流或人群的,除了夜场的红男绿女,大概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存在了,我等在清醒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节点都是保持理智克制生活方式规律老土的迂腐之类此刻已睡意沉沉,此时若还在开车,那只有提醒自己:小心点噢!

故事发生的空间、时代这些大背景定下后,则需唯美的布景、渲染得恰到好处的背景音乐,才能将主角呼之欲出,那么一条车流不息但不显拥挤、建设合理、保养得体的公路,起码得是双向六车道以上,在城市与郊区间蜿蜒延伸,或连接两个城区的,才能烘托得“剧情”跌宕起伏不是?公路两旁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也绝不是锦上添花而已,那是在黑夜里路灯下必不可少的道具。此时,耳边萦绕起“有故事”的音乐,如果你有套《欢乐颂》里曲筱绡送给赵启平那样的音响设备,那自然是极好的,像我这样只能借助手机播放器的,其实也不影响剧情开展,好吧,我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星人。

? 一切就绪,那么好戏开场了!什么?你想看艳情的?恐怖的?变态加艳情恐怖的?呵呵,统统没有,我这里只有绵延起伏的“剧情”片,剧情的“我们”,就是此刻手握方向盘、戴着耳机面无表情的你看得见的“我”和“我”内心里或喋喋不休或如泣如诉或循循善诱或天马行空的那个“我”,这两个人的对手戏,没有其他演员。说到这儿,感觉被坑的、自行换台;总有部分人,早已“入戏”了吧。

? 嗯,很多观众反映:这么苛刻的时间、空间的外部条件限制下,能有多少机会体验你说的黑夜里独自开车的畅快感啊,大部分时候,我们不是开着车去上班、去见客户、去送孩子上补习班、去超市去医院去逛商场去各种或欢欣或焦虑或雀跃或急切但是很少有你说的那种闲适得感觉不做会白日梦简直愧对人生的路途,路上大部分时间都是拥挤不堪,好不容易冷清点的,也没那个恰到好处的距离足够你来场心灵之旅又不至于入戏太深不能自拔!好吧,这不是废话吗?生命中哪种奇妙的感受是能够像你案头繁重的工作任务一样常见又乏味又无法拒绝的?

? 其实我在描述这么一条适合在黑夜里独自开车的公路时,我的脑海里一直代入的,也就是那样一条我偶尔会开车经过的公路:在这座经济较为发达、城市普通大小、说不清是二线还是三线的所谓沿海城市,连接我出生地的那个沿海开发区和目前居住地的算是城市中心的那条公路,这条见证了我从读大学到工作、结婚生子、工作调动、搬迁新居...各种时期的“我的”公路,其实替代这条公路的高速好几年前早已“上线”,只是我很怀旧的、执拗的,只要时间允许,宁愿舍近求远,开上这条路,就忍不住“篡改”那段经典的文字:我到过许多地方的城市,行过许多次数的路,看过许多路上的风景,却只爱在这条路的夜间独自开车。

? 最近一次有幸开车经过这里,大概是两个月前吧,夏日夜晚来的晚,八九点钟的光景,却正应了“华灯初上”的意境,摇下车窗,轻风拂面,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特征此刻不再是教科书上生硬的定义,而是弥漫开来一种浪漫又忧伤的气氛,路上的车辆有呼啸而过、也有被轻易超越,车流不堵也不稀疏,路两旁的路灯与绿植渐次经过,灯的影绰与树的婆娑交相辉映。此时耳边只有《the road not taken》和《cold little heart》循环播放,前者是根据名诗的启发作的曲,在诗文原著里,诗人选择了不走寻常路,而我和大部分一样,主动或被动的走了常规的人生路,而那条“未选择的路”,时不时的在提醒我:现世的安稳、将来的未知、及往事的剪砍不断;后者是美剧《big little lies》的片头曲,黑人歌手空灵中透着嘶哑的唱腔,诉尽往事、哀怨故人,“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随着音乐进入高潮、车子驶过很多年前在山丘上开凿出来的最为绵延曲折、磅礴大气的那一段公路,时速在80码左右,再快点,需要专注在驾驶上,就容易脱离心潮澎湃的意境,再慢一点,就拖沓缓慢的心境全无,此时往事扑面而来、现时的幸与忧亦清晰可辨,交缠在内心、分秒间填满胸腔,只恨不能精神分裂,好去体验原本不能并行的去而不返的不同的人生路,那些错与过,那些失与得,一件件、一幕幕,而我只是像个外人一样,看着自己的世界在上演就像是别人的一样的故事,而越接近终点,越提炼出此次“心灵之旅”的主题:像看别人的故事一样的心态看待过去,客观、理性、知足;用末日的心态对待现在与未来,珍惜、珍重、珍爱。

? 然后,车子开到小区、驶入地下车库,找到车位,停车,关门,再见,我真实的自己,戴上“面具”,即便对待家人,也以爱的名义。期待心灵的下一次的旅行。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 翻译

未选择的路

(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