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话大全网 - 幽默笑话 - 胶东歇后语

胶东歇后语

胶东百姓讽刺人、挖苦人常说“康王的儿子”这句话。什么“康王的儿子——拧着干”、“康王的儿子——让他往东偏往西”,“康王的儿子”成了“倒行逆施”的代用词,成了一句流传的“歇后语”。那么,康王的儿子到底是什么人呢?

据《东莱野语》载:汉刘邦平定天下后,将胶东半岛封给族人,称康王(也称胶东王)。康王爵位世袭,到汉武帝时,康王是刘贤。这里要说的就是刘贤和他儿子刘吉的事。

刘吉弟兄三个,他最小。自小不仅父母最疼爱他,祖母也最娇惯他。刘吉的祖母和皇太后王志是亲姐妹,她骄横不法,从来说一不二。刘吉自小跟着她长大,被她娇惯得不仅脾气执拗,什么事还要拧着干,谁也说不好他。

据载:刘吉幼年读书时,老师教他一个“鱼”字,他偏要读成“牛”字,说是在田里、前有角、后有四个蹄子(繁体字“鱼”下面是四点),这字必须读“牛”。老师写出“牛”字,他又说这字有头有尾又有刺,这才是个“鱼”。他这么念,还要别人也这么念。

刘吉在家中说一不二,两个哥哥不敢惹他,刘贤也管不了他。

刘贤得了重病,自知活不长久了。他对大儿子安排后事,特别嘱咐要葬在西山墓地。还说为防有人盗墓,墓旁要多设几个疑冢(假墓)。大儿子很为难,说这事得对三弟说好才行。刘贤知道刘吉已养成“反着干”的习惯,想了半天,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

刘贤令人在东山上建了一座墓,墓旁又设了十多个疑冢。他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拉着刘吉的手,说:“我在东山和西山各选了一处墓地,请懂阴阳的人看了,说只有东山上的墓地好。我死之后,你们一定要把我葬在东山上啊。”说完后他安下心来,认为刘吉会反着干,一定能把他葬到西山墓地里。

刘贤死后,刘吉却决定按父亲的遗嘱办。他说:“我长这么大,父亲让我办的事都未依从。如今父亲死了,我得依他一次。”两个哥哥拗不过,只好依着他将父亲葬在东山上。他母亲哭了半天,口口声声骂他是“妖孽种”。于是,“康王的儿子”之事也被人们当笑话传开了。

据《掖县志》载:康王之墓在今古村(属莱州市郭家店镇)东岭。人们经过此地时常讲这个典故,都说对孩子不可过于娇惯,说康王的儿子就是惯坏了的。